不同形状的滤杯对应不同的冲泡手法(四)

不同形状的滤杯对应不同的冲泡手法——

我们平时常见的滤杯大致就三种:锥形滤杯、梯形滤杯以及平底滤杯。

手冲咖啡

我们都知道,水位下降的速度是会影响到咖啡粉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扇形滤杯通过加深肋骨的深度,也就是加大排气效应的方式来改善这一因素;

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改变滤杯的外形以增加水流的集中度,圆锥形滤杯就应运而生。

而且使用不同的滤杯冲煮出来的咖啡在风味上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当然,在冲煮手法上也是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今天就跟大家来看看不同的滤杯在冲煮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或者是有什么适合的手法呢?

-梯形滤杯:

最早Melita梯形滤杯的底部只有一孔的设计,其缺点就是在咖啡过滤时,常会造成孔洞被细粉塞住,使得咖啡泡在水里太久,而让咖啡变得苦涩,

因此针对这种滤杯会采取一直加水的冲煮方式,目的就是希望咖啡颗粒可以一直浮在水面,但是相对衍生的困扰就是咖啡颗粒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降低了萃取率,所以之后才会衍生出三个孔的Kalita梯形滤杯。

从侧面观察,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有利于水量的集中,而上方呈现圆形,做出较宽的面积目的是为了让咖啡颗粒均匀分布,减少堆叠的状况。kalita杯壁上的肋骨多,呈直线分布,肋骨间的距离一致,目的是为了增加排气和水流的速度。同时,它的流速比较慢,主要采用浸泡的方式萃取

由于kalita梯形滤杯因为底部是三个小圆孔,水流出去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整个过程是半浸泡式的萃取,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友好的,因为该滤杯可以很容易帮助你实现充分萃取,而不用担心会因水流过大导致萃取不足。

使用Kalita滤杯的时候在咖啡粉粉量,研磨粗细以及冲煮水温上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整,例如建议中度研磨(粗盐大小),水温不要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