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产区风味特征-亚洲(上)

亚洲的咖啡豆普通特点就是沉稳厚重,醇厚度比中南美洲豆与非洲豆要高,甜度比较圆润,风味和香气则较为平淡,有些略带沉木、药草、香料与泥土味。

亚洲主要的咖啡出产国有中国云南,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与苏门答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

中国-云南

云南咖啡的主要种植品种为阿拉比卡的铁比卡与卡蒂姆两种,其中后者是颗粒较小,所以被称为小颗粒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保山气温平均为21.5℃,最高达40.4℃,终年基本无霜,是公认的最佳小粒咖啡产地。这里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而驰名中外。

随着近年来对咖啡生产的重视度,以及跟上特殊处理法的脚步,日晒处理法和特殊处理法的云南咖啡也一改之前的平淡无特点风味的印象,开始出现了一系列风味丰富惊人的好咖啡。

印度

印度的咖啡产地主要集中在南部高原,海拔较低、加上规律的季风气候,让这里的罗布斯塔产量极高。当然,印度也种植更加优质的阿拉比卡品种,但是掣肘于海拔高度的限制,咖啡口味虽然醇厚绵密、微酸易饮,但是果香和复杂度十分少见。

印度咖啡中较具知名度的当属季风马拉巴(Monsoon Malabar),这是经过相当不寻常的“季风处理的咖啡”。季风处理方式已成为一种受到精准控制的处理法。当时,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咖啡是以木箱承装,外销至欧洲。这些咖啡在运送过程中会经历季风时期的潮湿天气。由于咖啡豆吸收了不少湿气,也对最后咖啡豆成品的风格影响巨大。

季风处理仅用在经日晒处理的咖啡,风渍过后的咖啡色泽偏淡,也十分易碎。该类季风豆不容易烘焙均匀,更易碎,因此一袋熟豆常因包装过程而产生许多受损的咖啡豆。但不同于低阶咖啡中必须避免的破损豆,这类破碎的季风咖啡豆并不会影响风味。

在风渍过程中,咖啡一般会损失酸度,但额外增加浓郁且更具野性的香气,在咖啡产业有着两极化的评价。有人喜欢这类风味浓郁的咖啡,也有人认为这是来自有瑕疵的处理过程所呈现的不讨喜的气息。

越南

咖啡可以说是越南的基础标签之一,作为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越南的咖啡产业发展蓬勃。咖啡文化深入越南人民人心,覆盖率几乎全民共饮。

越南产的咖啡主要为商业罗布斯塔豆,香味较浓且有较淡的酸味,口感细滑湿润,微微还带点苦,大多数都是用来加工速溶产品以及用来跟阿拉比卡豆拼配。代表性产品是:中原咖啡、摩氏咖啡、高地咖啡、西贡咖啡。

越南产的咖啡主要为商业罗布斯塔豆,香味较浓且有较淡的酸味,口感细滑湿润,微微还带点苦,大多数都是用来加工速溶产品以及用来跟阿拉比卡豆拼配。代表性产品是:中原咖啡、摩氏咖啡、高地咖啡、西贡咖啡。

尼泊尔

尼泊尔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虽然它的咖啡产量较低,但该国的海拔条件很适合种植高品质的阿拉比卡豆,可惜该国出口碍于当地交通基础设施限制,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