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里的分子量高低会影响咖啡的味道吗?

咖啡豆里的分子量高低会影响咖啡的味道吗?

一杯咖啡是否好喝,单从冲煮方面来讲,取决于两个因素:咖啡的萃取率与浓度。咖啡的萃取率与一杯咖啡里有多少风味有关,咖啡的浓度则会影响一杯咖啡味道的浓淡。

因此咖啡的浓度在每个咖啡协会都有不同的标准,这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咖啡文化都有差异。

例如: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1.15%~1.35% 欧洲精品咖啡协会:1.2%~1.45% 挪威精品咖啡协会:1.3%~1.55% 所以能够确定的是,咖啡的最佳浓度是在1.15%~1.55%之间。

咖啡的不同极性与分子量的风味族群关系

什么是极性分子高低?

极性分子指一分子中,原子的阴电性差异,差异越大,极性越高,水溶性也越高。

就咖啡芳香物而言,浅烘焙含量较多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以及中烘焙含量较多的中分子量焦糖和巧克力风味物,极性都比较高,水溶性也较高。

但深烘焙的高分子量苦咸物的极性较低,溶水速度较慢。因此,萃取不足的咖啡,简单凸显有机酸的尖涩,但萃取过度会溶解出更多的苦咸味道。

低分子量且极性高的味道物与香气:

低分子量且极性高的味道物与香气:挥发性与水溶性最高。

柠檬酸、苹果酸、醋酸、甲酸、乳酸、酒石酸、绿原酸、奎宁酸等有机酸和水果花草风味的酯类、醛类和酮类,以及梅纳反应初期的谷物与稻麦味。还有甜美的低分子量焦糖成分,但容易被浅烘焙突出的酸味盖住。

这些低分子量的味道与香气是浅烘焙咖啡常有的风味,由于质量较小且极性高,最易挥发与溶解,在冲泡过程优先释出。

中分子量且极性适中的味道物与香气:

中分子量且极性适中的味道物与香气:挥发性与水溶性次高。 以梅纳反应中段与焦糖化发生的味谱为主,包含:焦糖、奶油糖、奶油巧克力等优质风味,但低分子量焦糖成分,进入中烘焙阶段已转变为微苦的中分子量味道物,香气诱人。

当然也有不好的味道,如:“绿原酸内酯”的苦味。这都是中烘焙至中深烘焙最常出现的味谐,属于中分子量且极性适中,是第二位被萃出的风味族群。

高分子量且极性低的味道物与香气:

高分子量且极性低的味道物与香气:挥发性与水溶性最低。 梅纳反应后段与干馏作用衍生的亚硝酸盐、杂环族化物、碳氢化物酚类化合物。风味以苦咸、甘苦、酒气、辛香与焦呛为主,包含树脂、巧克力、烟草、硫醇以及苦味的焦油、焦糖素、苯基林丹化等。

进入中深烘焙至深烘焙,最常出现这类高分子量的味谱。基本上,高分子量且极性低的咖啡风味最不易溶解,会在冲泡的最末段或过度萃取时出现。

不管哪种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均含有低、中、高三种分子量的化合物。浅度烘焙的芳香物以低分子量较多,中度烘焙以中分子量居多,深度烘焙则高分子量最多,从而造成了咖啡风味因为烘焙不同而发生的差异。

但如果你是咖啡小白,就应该多了解咖啡豆的特性,像咖啡豆的种类、处理方式、烘焙程度、新鲜度,以及冲煮咖啡时的研磨粗细、注水温度、冲煮方式等,因为这些才是真正影响咖啡风味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