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手冲的风味

手冲咖啡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这也就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冲泡一杯手冲,但有时候总感觉自己冲的咖啡味道不好,那是因为手冲咖啡的变数太多,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改其中的参数才能改善一杯手冲咖啡的风味。

影响手冲的风味有三大因素:咖啡豆本身,烘焙,咖啡师(冲煮过程)

咖啡豆:咖啡豆自身直接决定了咖啡最终风味的走向,你拿到一款品质高的咖啡豆,哪怕你是一个咖啡小白,你冲煮出来的咖啡味道也不会太差;你拿到一款品质较低的咖啡豆,不管你拥有多高的冲咖啡技巧,不管你怎么调节冲煮参数,咖啡的风味也是不会有太大改善的。

烘焙:烘焙决定的咖啡是“酸”还是“苦”,浅度烘焙酸度强,中度烘焙酸甜适中,深度烘焙苦味强。在冲煮中,就算是浅度烘焙酸度强的咖啡,拉高萃取率也是可以让咖啡带有苦味的,所以“酸”与“苦”我们基本都是可以调节的。

对于咖啡爱好者,特别是有机会在咖啡原产地购买时要利用好时机对品种占用率烘焙度进行更好的选择。而剩下的就要靠冲煮过程中调整了。

冲煮过程的参数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水粉比

指的是“咖啡粉”与“水”的比例。

比例对于咖啡风味的影响,主要在于“酸度”与“醇厚度”,是决定咖啡风味走向的重要因素。容错率最高的比例是1:18(即每g咖啡粉使用18ml的水),这是美国咖啡协会经过大量的民众测试得到的“黄金比例”,适合除意式咖啡外所有的咖啡制作。

比例越大,咖啡风味越淡;比例越小,咖啡风味越浓。比例过于太小,也会出现刺激的酸涩感;比例过于太大,咖啡风味就会很淡,像大麦茶一样。

建议冲煮咖啡时的安全比例

1:13~1:18之间。可以从1:15开始尝试,想要浓郁一点则降低,觉得太浓则提高。

二.研磨度(咖啡粉粗细)

咖啡的研磨度是决定在同一时间有多少水与咖啡粉进行接触,这也是为什么要将咖啡豆磨碎的原因,研磨度在手冲咖啡中,一般是以“白砂糖颗粒感”为视觉标准,摸起来也带有颗粒的那种感觉。

研磨度越细,水与咖啡粉颗粒接触的越多,咖啡的流速也就越慢,萃取物质也越多,咖啡醇厚度(苦味)越强。

研磨度越粗,水与咖啡粉颗粒接触的越少,咖啡的流速也就越快,萃取物质也越少,咖啡醇厚度(苦味)越淡。

三.冲煮水温

水温过高,就会导致咖啡粉过度萃取,风格太过于浓烈焦苦,咖啡苦味增强;

水温过低,就会导致咖啡粉萃取不足,风味太过于刺激酸涩,咖啡酸味增强;

建议安全的水温是浅烘焙豆子使用90~95度,中烘焙使用88~92度,深烘焙86~90度;如果咖啡风味较淡,我们可以提升,如果咖啡风味较浓,我们可以降低。

四.冲煮时间

冲煮时间,指的是从正式注水(水与粉正式接触),到完全结束冲煮过程(将滤杯从分享壶上移开),一般会经历 第一次注水>焖蒸排气>第二次注水>第三次注水或一次注水到底,时间从1分钟到3分钟不等。当然,不同的手冲手法使用的时间也不同。

延长水与咖啡粉的接触时间,也有利于提升咖啡的萃取率增加风味;降低接触时间则有利于防止浸泡时间太久导致咖啡过萃产生不好的味道。

五.注水力度

如果你的注水力度小-水流比较轻柔、穿透力小=你的水会比较容易「铺在咖啡粉面上」

如果你的注水力度大-水流冲击力比较强劲=你的水会比较容易「穿透咖啡粉层」

注水力度小:

水就会被铺在咖啡粉的表层,慢慢随地心引力渗下去;

咖啡粉和水接触的时间就会比较长;

风味的饱满度、甜感就比较容易做足;

但相对来说,苦涩的机率也比较高。

注水力度大:

水就会穿透进入咖啡粉层里面,甚至直接就到底部了;

咖啡粉和水接触的时间就会比较短;

风味的香气和酸质会比较高;

但相对来说,饱满度和甜感就会较差,甚至失衡过酸。

除了以上描述的,像水质,闷蒸,甚至你今天的心情都会影响一杯手冲的风味。因为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在调整参数时最好不要一次性调整几个参数,这样更难找出问题所在。